健康產業國際化之契機
作者:王榮德
健康產業是二十一世紀前半世紀臺灣最被看好最有希望發展之產業,朝野均卯足勁來努力推動。此產業顧名思義,凡是以增進人體健康為目標的產品或服務均是。因此,除了直接醫療照護外,目前以生技業(包括診斷治療、晶片、中草藥、幹細胞、健康食品……等)最為蓬勃;但也包括如殘障科技輔具、老人照護、減胖、美容等各種日常生活用品中可促進健康者。然而臺灣之市場有限,所以應放眼國際,在全球化中取得先機。對此,本人有幾點思考及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 人民的健康先於利潤的追求作產業基本倫理原則,以促進消費者之信任及永續經營: 醫療照護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首先是要重視病人的健康先於利潤的倫理觀,就如同醫師、護士於開始進入臨床實習前的宣誓中所要求的以病人的健康為首要顧念。因為醫療照護產業攸關生命,且產品購買者與提供者資訊不對等(information asymmetry),因此要特別注重倫理原則的持守,才能長期取得人民相對的信任(trust)。把此種精神進一步推廣到所有宣稱可促進「健康」之產品,如果生產者及經營者都能殷實的以此理念出發,把人民的健康權擺在投資利潤之前,長期必能逐漸取得顧客的信任。國內的健康產品若要打進國際市場,與其他的國家進行交易時,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ISO9000系列認證的品質保證。然而,目前在台灣生技業生產者、投資者往往只重視利潤,此時產品常未經過嚴格人體評估即推出;很容易會被認為只是噱頭,這樣就會影響健康產品市場的永續與經營。 二、 證據醫學作為對健康有效的根據: 由於健康產品之是否有效攸關人命之延長與生活品質,因此必須要拿出實質的臨床證據(evidence-based)方能令人信服;尤其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及嚴格的科學驗證與人群觀察追蹤,才能對產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客觀的評估。例如科技輔具、中草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等,均需要經過三、五年的臨床或流行病學追蹤評估,方能確定其是否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或延年益壽…等等,這些評估尤其需要注意排除其他變因之干擾(confounding),方能使人信服。依據赫爾辛基宣言中之人權倫理,人體是不能任意被作實驗,只在對眾人健康可能有所貢獻且其可能之副作用均被充分告知下,方可接受。因此為了更充分保障人權,各種人群臨床試驗或追蹤觀察,就必須透過倫理委員會,讓醫學人權與法律等專家先有機會仔細審查這些研究計畫,並修正與監督其研究過程使之符合上述倫理。如此往往就必須整合醫學院、教學醫院及公衛學院共同來評估這些產品對眾人(病人及健康人)的健康的影響;等到所有資訊累積到相當數量後,再向衛生主管機關提出申請,通過其審核後方可將療效或健康效能表達在其宣傳物上。新藥或新處方、新適應症的提出,均需經過以上嚴謹的驗證與程序,方能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因此健康產業從業者及政府均需培養此類人才,與逐漸建構這類健康效應評估之平台,以去蕪存菁,並取得國內外人民的信任。國際上為了使臨床試驗可以跨國承認,尚有透過國際調和制度I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armonization)來使臨床試驗程序之標準齊一。我國近年來衛生署在此事極為努力;但由於未能有機會參與世界衛生組織,許多資訊均較慢,有待建立多方管道來使之更暢通,也可讓國際大藥商或公司有意來台設研發單位者立於較佳之競爭地位。除了對新產品新服務之發展把關外,我們國家也須對現有的服務或產品根據證據醫學之原則,不斷檢討改進,以全面提升品質及人民的健康。因此我國應仿效其他先進國家,設立如NICE(National Institute of Clinical Excellence)機構,不斷對醫療服務之結果作檢討評估,在成本效性(cost-effectiveness)原則下提升品質。例如可以先對本國14000種健保藥品全面評估,去蕪存菁或至少可逐漸縮小大家詬病之「藥價黑洞」。 三、 跨科技整合的機制與適當分享的激勵: 健康產業之工作領域牽涉極廣,微小者如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奈米等與工程科技外,也需直接從事健康照護人員(醫師、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之參與,上市前後又需公衛人才來評估其成效,以及企管頭腦來經營,打開市場與促進永續發展。在進軍直接醫療保健服務之國際市場時,不但要考慮與文化生態觀光業作橫向拓展之整合,也需思考隨著醫療照護而來帶動各種醫療相關科技產品之消費與生產;因此,政府在發展此類產業制定法律與制度及培育人才基礎(infrastructure)上重新作廣泛深入之檢討與修訂。以上種種工作同時牽涉到縱向與橫向之思考與整合。基本上也就是需要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公衛、資訊學、工程學、管理學、統計學、經濟學、社會學等人才之智慧,並建立好團隊合作分享之倫理方能永續經營。由於單科發明之機會日益減少,而跨科技創新較為容易;使得整合團隊更為有利,而這在講求尊重個人的網路平台時代,是一個困難的工作。雖然如此,在全球化競爭比賽下,對岸長期推動一胎化政策,將在科技整合上遇到比我們更大的困難;因為從小成長於自我中心極強的環境下,可能較難快速建立互信共享之機制。 而以上數點,均與公共衛生教育訓練有相當大的關係,公共衛生的定義是在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身心健康和效能的科學和藝術,使每一國民都能實現其健康、長壽的天賦權利;也就是從事健康產業的目標。其次,對人類族群的追蹤比較研究就是公共衛生的基本研究方法: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是公衛人的看家本領;而這些方法也是健康產業評估其產品之有效性與安全性之證據醫學根基。最後,在醫學相關專技人員中,醫師、牙醫師、護理師、醫檢師、藥師、物治師、職治師、放射治療師等等每人均各有其專精之領域,唯獨公衛是上述各種師可以在畢業後再來學習與參與。因為公衛本身是整合各種醫學與社會科學之行業。我本人是醫師出身,在當醫學生和醫師時,除了聽上面醫師指導外,都是自己說給病人、家屬及其他醫學相關專業者聽,根本未曾學過「如何聽別人說話」,也比較少注意尊重到別人的反應;來從事公衛學習後才發現,光智商(IQ)好往往不能成事;反而是仔細聽人說話,秉持主耶穌所說「為首者當作眾人的僕人」,如此情緒商數(EQ)好方能整合工作做好。在過去公衛畢業生往往只到公家醫事單位,私人企業中除醫院外較少聘用。如今是健康產業急速起飛之時,光靠政府單方面輔導,是難以與其他國家競爭,唯有產業經營者適當聘用此背景者參與整合之工作,方能在全球化浪潮下適者生存下來。為了讓公衛之教育訓練有起碼之水準,建議由國家制定公衛師法並適當之考試可能是較快速有效的作法。(本文發表於自由廣場2004年5月) 文章索引 寄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