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雕魚和核廢料未解決,不應興建核四

作者:王榮德


最近由於業者隨意傾倒有毒的工業廢棄物,整個高雄地區的自來用水受到污染,影響所及至今談來仍心有餘悸。比較少為人知的是核能發電所產生的畸形魚(俗話稱秘雕魚)和核廢料,究竟台電與政府如何處置,將影響台灣的生態和後代子孫十萬年以上。

核能電廠由於需要大量的水稀釋及降溫,一向都蓋在風景優美的海邊。但其運轉使海水溫度提高,又產生許多污染物質,導致生物滅絕,物種突變,珊瑚礁破壞等等。最明顯的例子是秘雕魚事件。

民國82年媒體披露核二廠附近海域有畸形魚(俗話稱秘雕魚),其實它的存在由來已久。台電曾經請專家解釋為水溫所引起,但經改變出水口、改善水溫之後,不但原來之秘雕魚種類未見減少,除了原有的花身雞魚和豆仔魚之外,最近還增加了烏魚、虱目魚兩種魚類畸形。民國81年本人參加核四環境影響評估時就曾指出,核二廠一個月廢水中磷32的排放量已超過一年容許標準;當時原能會不察,僅說是資料計算錯誤即敷衍過去;沒想到這一拖,問題更形嚴重,秘雕魚的種類不減反增。台電和原能會至今仍未採取任何行動,反而卯足全力、一味地推動要興建核四。身為醫生,我實在非常擔心,這樣下去,不知道哪一天會有畸形人產生。

核廢料的問題更是令人頭疼。核廢料的毒性不像工業廢棄物有技術可以解決,其強烈的放射性只能靠自然衰退。要等到它衰退到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即使低放射性核廢料,也必須300年以上的監控及更換鋼筒;高放射性的核廢料更須要10萬年以上的處理與監控。

核一、核二、核三到目前為止已經產生16萬多桶核廢料了,其中9萬7千桶存放在蘭嶼,其餘存放在核電廠內。根據台電內部資料顯示,存放在蘭嶼的已有20% 產生鏽蝕或塌陷。台電答應蘭嶼居民在民國91年以前將這些低輻射廢料運出蘭嶼,但是台電董事長席時濟在核四再評估會場中,面對蘭嶼代表時坦承,此項承諾勢必跳票。台灣根本找不到可以作低放射性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地點。

台電原先打算將這些低放射廢料作境外處置,如韓國、俄羅斯、中國等都曾列入考量,但國際情勢並不容許作境外處置。以中國來說,除非台灣成為中國的一省,否則中國是不會答應的;即使放在烏坵,中國也可能會抗議。但是中國尚未民主化以前,台灣人民不希望跟它統一;而如果真的中國民主化,任何存放核廢料之處都會像蘭嶼一樣,遭到居民抗爭而行不通。任何要核電的國家,核廢料只有自行解決。台灣地小人稠、地震多雨,根本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貯存場址,面對數量日益增加的核廢料,要放在台灣的那個地方對人民才不會造成健康的危害,著實令人憂慮。

台灣的三座核電廠,運轉加上除役總共要產生約90萬桶的低輻射廢料,要為它們尋找安身之處都如此困難,遑論用過的核燃料,亦即「高輻射廢料」,真可謂名符其實的「燙手山芋」。令人遺憾的是,數量如此龐大的核廢料,國內竟然沒有正式法律來規範!目前只有位階較低的「放射性廢料管理方針」及「核能電廠除役管理方針」加以規範,而且是由「推動」核能的原子能委員會主管,環保署完全沒有置喙的餘地。台電如果未按部就班地處理這些放射性廢料,這些管理方針均無任何罰則可加以處置。

核四預定地為台灣僅存海洋生態極豐富之海域,共計有珊瑚類182種、甲殼類168種、軟體動物318種、棘皮動物57種、60種大型藻類、290種以上的貝類及100種以上的海綿、海葵、水母、多毛類及海鞘等海濱生物。這是臺灣人民共有的資產。然而核四重件碼頭的施工已經開始破壞環境,如繼續蓋核四,對生態必將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黃金海岸」的福隆海水浴場也將永遠消失。

謹在此呼籲阿扁的全民政府,不要延續過去政府錯誤的決策,秘雕魚和核廢料尚未解決,千萬不要再談興建核四。

王榮德(台大公衛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澄社社員)
文章索引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