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作者:梁望惠
看过「乱世佳人」这部影片的人都会记得,男主角之一的艾斯理曾经无限感慨地说:「我实在很怀念战争以前的田园生活,那时大夥儿在一起嘻闹,无忧无虑……」女主角思嘉丽马上打断他说:「不要看过去,拜托!不要再往回看。」 这正代表人们对「过去」所存完全不同的态度。有人珍惜过去,念念不忘旧情;有人津津乐道往日的一切,因为过去令他回味无穷。但也有人觉得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应该要把眼光放在未来。还有人虽然不能忘怀昔日种种,却将它压抑下来,因为往事实在不堪回首。究竟「过去」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一个人是否能够摆脱过去的影响,开创新的未来?心理学家们对这点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就请你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心理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依德非常重视一个人的过去,尤其是他童年的经验。他在看病人的经验中发现人受潜意识的左右,受本能的驱使。他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在五岁以前就定型了。要改变一个人,必须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让他的潜意识现形。 丽欣是刚从学校毕业的一位姊妹,为了帮助别人,她参加协谈中心的义工训练。当她接触到心理分析时,整个人都受到震憾。「原来我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从前父母兄姊这样、那样地对待我。」丽欣一方面高兴对自己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一方面却感到十分矛盾。「没想到我一向所敬爱的父母,竟是塑造我这不成熟的人格的主角。」有好一阵子,她内心感到很不平衡,经常为芝麻小事跟父母闹别扭。后来她慢慢体认到父母所做都是由于爱心,而且父母本身在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像自己一样,丽欣才能够接纳他们、原谅他们。 很多人反对弗洛依德的见解,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也都跟他持不同看法。但是在无形中却深受他的影响,特别是「重视童年经验」这个主张。这种看法引起现代父母重视学前教育,要提供给孩子最有利的学习环境。会做生意的人就趁机推销各种教育性商品。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是它也可能对父母和孩子造成压力,阻碍孩子的人格发展。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实在需要一番斟酌。 丽欣的好友智芬是个有科学头脑的人,她比较喜欢行为学派的说法,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来的,不论好坏都一样。而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只要能控制好行为的前因(给它什么刺激)和后果(奖赏或惩罚),就能改变这个行为。智芬任教小学,每次她想增加小朋友某方面的表现,她都会用许多奖励办法。孩子们为了得到奖品,都尽心尽力地在学习。对于那些拥有不良习惯的孩子,智芬也有一套,或是根本不予注意,或是鼓励其他对的行为,使坏行为没机会出笼。智芬相信,即使过去学到许多不好的行为,一个人随时都有再学习的机会。与其浪费时间去探究过去,还不如设计再学习的环境。几个月下来,这些孩子都被智芬带得服服贴贴的。 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也喜欢做智芬的学生。问题是像智芬这样的老师不多,而且孩子们通常并无权利选择他的老师。如果没有遇上这样的好老师,没有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人是否就没希望了呢? 文哲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觉得上面两种主张,好像是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得太扁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在于他会思考,会作选择,即使是最恶劣的环境,他都还有相当的自主能力,能在有限的情境中作抉择。正因为这个缘故,他必须负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能推说父母塑造了他,老师左右了他,也不能推说环境使然,使得他身不由己。文哲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虽然从小眼见父亲为了纳妾,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他也身受其害,但是他不愿意受此影响。相反地,他决心为自己缔造一个美好的婚姻。到现在,文哲和美音结婚已经十多年了,两人都感到十分满意。文哲的看法是属于存在主义学派的看法。 还有一种看法是美音最欣赏的,认为人有能力可以超越过去,能够反省、检讨、了解过去到底做了那些决定不切合需要,并且能够重新来过。人能够摆脱过去习惯的束□,选择新的目标和行为,这对美音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念,她才敢和文哲踏向地毯的那一端。美音承认自己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因为幼年时期除了父母别无所依。但是现在既已长大成人,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负责。记得不知谁说过,三十岁以前的脸蛋儿是父母生给你的,三十岁以后就必须自己负责,端看你如何保养它。脸孔如此,个性亦然。过去的一切虽然不能被擦掉,但是它对你的影响却可以被改变。到底要怎样才能改变它呢? 理情学派提供我们一些实际的方法,他们认为人会有情绪反应,主要是因为他先有一些不恰当的想法和信念。例如当一个发现父母的错失,而感到失望、挫折时,他基本上是认为「父母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如果他能改变这种看法为:「父母也是人,一样会犯错」,可能他的反应就会平静些。有位朋友曾经对我说:「某某人瞪了我一眼,我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他觉得那个人瞪他,是表示看轻他。如果他能改变想法:「他只是不经意地看了我一下」,或是「他本来看人就像在瞪人」,如此就没什么可以生气的了。我们都有被误会的经验,当我们被别人误会时,内心都会感到十分难过,有时甚至还想找对方理论一番。其实我们基本上是认为「别人应该了解我」,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如果我们改变成这种想法:「要了解别人不容易;要被别人了解也不容易。」如此便能释然。每当我们到挫折、伤害,或不愉快经验时,先检视自己的想法,如果发觉有不恰当的地方就改变它,如此那些不愉快就会随之消失。 上面说的是从思想或信念下手的。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从情绪的疏导入手。一般人压抑情绪或感受,是怕被看轻或排斥,罗杰士所倡导的受辅者中心学派极力主张要完全接纳一个人。在这种尊重、接纳、真诚的气氛中,一个人不论他有什么感受,都能自由地述说。当他的情绪到适当的宣泄以后,他就能理清楚知道当如何行。 写到这里,我已经介绍了六种不同的看法。你最喜欢那一种呢?你觉得谁说得最有道理? 无可讳言的,「过去」会带给人一些影响,要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必须看他的「过去」。但是人不必受过去的辖制,尤其是我们信主耶稣的人,更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要摆脱过去的影响,必须从理念和情绪双管齐下。找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倾诉那积压的情绪,理清思緖,并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看法。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也才能切断过去的羁绊,勇往直前。 文章索引 寄给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