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区和吸烟防治中心
作者:梁望惠
南下我复兴号火车就要开了,车上稀稀松松的房客忙着寻找座位,安顿行李。我正庆幸着有宽敞的座位,偌大的窗户可以舒舒服服的欣赏车外的风景,突然从前方飘来阵阵香烟味,使我的鼻子,甚至全身顿时不安起来。想起这五个多小时的行程要在「馀烟缭绕」中度过,心中真不是滋味。望着身边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四周紧闭着的窗户,却也无可奈何,不知前方这两位「一烟在手,怡然自得」的绅士有没有想到,旁边的人正受罪呢! 尽管医生一再告诫我们,吸烟有害于健康,旁边呼吸的人也同样受害,但是吸的人照吸,而旁边的人也只好忍受。记得在美国时(我是三个多月前返国的),每次买长程车票,售票员总会问我有没有吸烟,然后才画座位。听说自强号列车已有吸烟区的设立,不知有关单位是否考虑普遍推行吸烟区?虽然一项改革在技术上需要一番调整,售票时且要多问一句,但受益者何止千万?既然吸烟者宁可相信烟「不一定」有害,或者为了一时的畅快而不顾一切,设立吸烟区以保障不吸烟者的权益,实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由吸烟区使我联想到中学生的抽烟。如果中学生的抽烟是普遍的一项事实,禁止、恐吓都不收效的话,是不是乾脆在学校也设立一个吸烟区,把爱吸烟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给他们适当的教导和管理? 这个想法似乎大胆了些,但是青少年需要教导,而不是责罚,却是不争的事实。我真正的构想是设立一个青少年吸烟防治中心,聘请医生或护士到各个学校巡回演讲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并邀心理学家或社会工作人员举办座谈会,使学生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把心里的疑问旁徨都抖出来。我敢说一般人只知吸烟有害于健康,至于危害到何种程度则一知半解,中学生更不用说了。如果我们能在青少年还没定型之前,吸烟还没上瘾以前,就提供正确和详尽的教导,到了他们考虑是否要继续抽烟时,可以有明确的指针,或可减少成年人上瘾的人数。毕竟上了瘾再来谈戒烟是难多了。对于那些偶然抽抽烟解闷的学生,更是需要老师、家长的关心。如果一味的加以斥责,恐怕他们会自暴自弃呢! 总之,是到了施政当局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学生、家长、老师或报纸的呼声都只是一时的。如果交通单位能在长程火车或汽车上普遍设立吸烟区;教育当局能设立几个青少年吸烟防治中心,秉着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实际采取行动,相信不论是吸烟者、不吸烟者、将要上瘾者或是有心戒烟者,都会受益。 (梁望惠,本文发表于国语日报第七版家庭版1982年12月12日) 2005年后记: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呼吁,后来铁路局果然在火车中区分吸烟车箱和不吸烟车箱,原来是1:1,后来发现吸烟的人其实不多,就改成1:4。近年来更由于社会大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而有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之规定。台湾在这方面,可以说比其他先进国家做得更好。 文章索引 寄给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