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幼稚園了!

作者:梁望惠


吾家有子初長成

安安就要上幼稚園了,這對作媽媽的美玲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打從安安出生的那一天起,美玲幾乎形影不離地照顧著他。而安安又不是一個好帶的孩子,一個晚上要醒來五、六次,每次哭起來不哄他的話可以哭上一個小時。美玲在他身上幾乎花了全部的心血,現在他終於要上學了,美玲感到內心有股說不出的快慰。

可是,讓他上那一個幼稚園好呢?美玲逢人便打聽。正好隔壁鄰居有個小孩和安安一樣年紀。

「林太太,你家小君要上哪個幼稚園呀?」
「哦,我還沒去想這個問題。現在還早嘛,才五月而已,急什麼?依我看,幼稚園都一樣,還不是讓孩子吃吃玩玩而已!」
美玲可不同意這種看法。專家們一再強調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何況小小年紀,第一次離開媽媽,實在是非同小可。美玲認為這一步可能決定著孩子日後對學校的態度,所以非慎重一些不可。

選校如同選對象

「李太太,聽說你的孩子正在念大班,你覺得他念的那個幼稚園好嗎?」
「馬馬虎虎啦,反正我在上班,他們又可以留孩子一整天,我比較放心。」
「哦,孩子整天都在學校,不會覺得無聊呀?」
「不會的,學校安排了各種才藝班呀!」

美玲心想,這不是我所要的。那天不是才聽一位朋友說過,要好好把握孩子上小學以前的這段時光嗎?以後孩子在身邊的時間會愈來愈少,更何況安安從來沒離開過美玲,一下子要叫他上整天班,他一定無法適應。

張太太的孩子在福祿貝爾幼稚園。福祿貝爾這個名字好奇怪哦!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學校呢?

「福祿貝爾是德國一位有名的幼兒教育家,他認為教育不是強迫性地灌輸教材,而是孩子自內而發的持續發展。他非常重視遊戲,認為孩子的遊戲就是學習。」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美玲十分欣賞這種作風。但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在台灣行得通嗎?

「學校並非一成不變地採納福祿貝爾的方法,而是將它和傳統方法交替使用。『學習角落』及『雙語教學』是這個學校的兩大特色。不過由於是小班制(每班15人),學費比較貴。」

「多貴呢?」

「上半天的課,一學期(五個月)光是註冊費就要一萬元,這還不包括每個月要交的四千元點心費和交通費。」

「嗯,這的確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得了的。」美玲雖然很喜歡這個學校,但是卻不知道該不該花這一大筆錢,再說最近家庭的經濟狀況並不充裕,還是先跟先生商量再說吧!

對了!離家不遠,就在菜市場附近,好像有家幼稚園。美玲決定親自去看看。

「我想拜訪一下老師,瞭解這裡的情況,很可能我的小孩會來念這個學校。」

「歡迎歡迎,請進。現在老師們都在上課,我請主任跟你談談好嗎?」

「也好。」美玲認為先跟主任談談,瞭解學校的方針也好。

原來這個幼稚園採取的是愛的教育,園方希望老師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事情,從不認為孩子「有問題」。老師尊重孩子,做為孩子的榜樣,也讓孩子學習彼此尊重。主任辦園的理想是希望採用啟發式教學,像設立「學習角落」等,但是限於經費及場地的限制,尚不能完全發揮。

美玲決定把這所幼稚園列入考慮。雖然不是最理想,但已差強人意,何況地點這麼近,可省下不少往返的時間與花費。

稍遠一點,有一家國民小學附設的公立幼稚園,美玲特地帶安安去走了一趟。一進學校,寬敞的活動空間,使美玲感到一陣舒暢。

「我們認為孩子需要活動,在活動當中學習,所以留給孩子的空間很大。」老師笑容可掬的解釋著。

「不過我們不教孩子ㄅㄆㄇ,那是小學以後的事。我們只鼓勵孩子閱讀圖畫書,使孩子養成愛書的態度和習慣。至於班級人數,原則上一班不超過四十人,每班兩位老師。」

美玲愛上了這所學校,而且收費公道。但是怕安安每天搭娃娃車,新奇感消失以後便會抗拒。

對了,還有教會辦的幼稚園,怎麼沒早一點想到呢?美玲笑自己真笨!

「除了一般教學外,我們還加上宗教課程,使孩子的身心靈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孩子的年紀這麼小,就能給予宗教教育嗎?」

「其實,幼稚園才開始,已經算遲了。宗教教育應該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

「出生就開始?」美玲感到很訝異。這種觀念對美玲來說挺新鮮的。

不過安安這孩子從小就喜歡聽聖經故事。教會辦的幼稚園能夠兼顧孩子的靈性發展,實在不錯。

探聽至此,美玲已經有一些概念,剩下的就是作決定了。

「安安,你喜歡念那個學校?」美玲覺得有必要徵求安安的意見。

「我喜歡坐娃娃車,我喜歡可以玩的地方。」孩子就是孩子,一心只想到玩。不像父母考慮比較多。

「等爸爸回來,我們一起商量,好嗎?」

想到爸爸,安安不禁雀躍起來。

孩子永遠是你的

從前做父母的,不必為孩子念那個幼稚園操心,因為那時候並沒有幼稚園可以念。以後的人可能也不必再為這事煩惱,因為將來的幼稚園可能都會成為義務教育的一部份。現在的父母卻必須面臨抉擇。事實上每家幼稚園都各有特色,有的老師親切,有的是設備好,有的地方寬敞,有的班級人數少,有的偏重才藝,有的順孩子性情任其發展……。做父母的必須思考—究意我要孩子在這一階段獲得什麼,知識的增進?感性的培養?或人際關係的學習?其次考慮的是,孩子的特性是什麼?他需要哪一類型的學習環境?先確定自己的目標及孩子的需要,再來比較各個學校的特點,才能為孩子找到一個適合的學校。

此外,地點的遠近對幼兒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如果使孩子為交通緣故弄得身心疲勞,那裡還談得上學習呢?

最後,做父母的必須認清,學校不能提供一切。孩子上了幼稚園,固然可以分擔父母教養孩子的責任,但是孩子終歸是自己的,最瞭解孩子的仍是父母親。如果學校有不足的地方,父母就要從旁加以補足,如此,孩子才能快快樂樂的上學,並在身心靈三方面均衡的成長。

(梁望惠,本文發表於甘露雜誌第111期1987年7月)
文章索引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