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南國諸王與先知(四):  約西亞→西底家\

\G0;

\MB;▲本課目的:\RF;從南國的滅亡來探討上帝在祂百姓身上的心意。\

\MB;▲具體目標:\RF;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說明上帝如何對待那離棄祂的百姓。\

\G4;

      2.檢討自己在那些地方離棄上帝,並願意誠心改 過。\

\G0;

\MB;▲相關經文:\RF;列王紀下 22 章至 列王紀下 25 章\

      歷代志下 34 章至 36 章\

\MB;▲本課金句:\RF;耶利米書 29:11\

\MB; 和合本:\

\G8;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

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G0;

\MB; 現代中文譯本:\

\G8;

  惟有我知道我為你們安排的計劃:我計劃的不是災難,而是繁榮;我要使你們有

光明的前程。\

\G0;

\MB; 台語白話字:\

\G8;

  Ia-ho-hoa kong,Goa chai Goa tui lin so chun e i-su, si siu-su peng-an

e i-su, m-si kang chai-e;beh ho lin be-keng u ng-bang.\

\G0;

\MB; 台語漢字:\

\G8;

  耶和華講:我知我對恁所存的意思是賞賜平安的意思,咽是降災禍,欲互恁尾境

有向望。\

\G0;

\MB;▲本課大綱:\RF;一、約西亞王和先知戶勒大、西番雅、哈巴谷\

      二、約雅敬王和先知耶利米\

      三、約雅斤王和先知以西結\

      四、西底家王和先知耶利米\

      五、南北國總結\

      附錄:巴比倫諸王\

\MB;▲討論與分享\RF;(\MB;請選題討論\RF;)\MB;:\

\G6;

 1.請分享你何時開始尋求上帝。當時為什麼想要尋求上帝?尋求上帝的過程和結果

如何?(參看代下 34:3)\

 2.看到別人犯罪,或作了你認為是不應該的事,你會怎樣反應?你自己是否也犯過

同樣的錯誤?\

 3.你或你的教會曾否表示願意與上帝立約?你感覺到自己與上帝有相屬的關係嗎?

你是否遵照你所立的約而行?\

 4.你見過不能理解的世事嗎?你遭遇過十分惡劣的環境嗎?在這樣的時刻,你能否

像哈巴谷一樣唱出信心的凱歌?(參看哈 3:17-18)\

 5.你是否有離棄上帝的經驗?當時的心情如何?如何確知上帝會接納我們的回轉?

\

\G0;

\MB;▲課程內容\

\G2;

一、約西亞王和先知戶勒大、西番雅、哈巴谷\

\G0;

 1.約西亞王的出身\

  約西亞是瑪拿西王的孫子,亞們王的兒子。他作王的時候才八歲,母親名叫耶底

大,是波斯加人亞大雅的女兒。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共三十一年。\

 2.約西亞王的重要事蹟\

  (1) 尋求上帝:約西亞作王第八年還年幼(十六歲)時,就尋求上帝(代下 34:3)。

可能他從小都在思考,有關於拜偶像、敬拜上帝的事,到底怎樣做才是正確,因為他

的父王、祖父都拜偶像。你會不會有類似的困惑?\MB;當你的先人或四周圍的人都行

一些不大正確的事時,你會不會提出質疑、仔細地思考,或是照樣做算了?你在幾歲

時開始尋求上帝?\

  (2) 潔淨猶大地:約西亞作王第十二年,猶大和耶路撒冷才得潔淨(代下 34:3)。

他一定費了好大的工夫,才除掉猶大全地的邱壇、木偶、雕刻的像。不但在猶大,在

瑪拿西、以法蓮、西緬、拿弗他利等各城,他也是照樣行。\

  (3) 修理聖殿、發現律法書:約西亞王第十八年,王派書記沙番和史官約亞去辦

修理耶和華殿的事。他們把從猶大和以色列全地收來修殿的銀子,託大祭司希勒家轉

交耶和華殿的督工來辦成這件事。沒想到在修理聖殿時,發現了一本律法書。大祭司

希勒家把這本律法書交給書記沙番,沙番再報告給國王。約西亞王聽見律法書上所寫

的,就撕裂衣服,因為他知道以色列人歷代並未照律法書上所寫的去行,不知道會不

會招來災禍,如律法書上所寫?\

  (4) 求問先知戶勒大:約西亞王在發現律法書之後,很擔心書上所說的災禍會臨

到猶大,於是請祭司希勒家和王的僕人們去求問耶和華。他們去找女先知戶勒大。戶

勒大是掌管禮服沙龍的妻子。戶勒大轉達上帝的話說,這些災禍一定會臨到猶大,因

為他們離棄上帝,向別神燒香。但是戶勒大也說,這些事不會在約西亞王在位的時候

發生;約西亞王在上帝面前如此謙卑,他會平平安安地過世,不致於看見所降與猶大

的災難。\

  (5) 與上帝立約:約西亞王在得到律法書以後,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眾長老來,

把約書念給他們聽。接著,他站在王的地位上和上帝立約,要盡心盡性遵守上帝的誡

命,也要使百姓服從這約。以一國之首,率領眾長老和百姓與上帝立約,是約西亞王

最大的貢獻。\

  \MB;你或你的教會曾否表示願意與上帝立約?你感覺到自己與上帝有相屬的關係

嗎?你是否遵照你所立的約而行?\

  (6) 拆毀伯特利的壇:北國的開國君王耶羅波安為了鞏固國位,曾經在伯特利安

放金牛犢,並且築壇獻祭。這件事被當時的神人責備,神人並且預言有一天大衛家的

後裔約西亞將廢除壇與其祭司,並把人的骨頭燒在壇上(王上 13:1-10)。約西亞王果

然在他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眾偶像時,也把伯特利的壇拆毀、焚燒,並把附近

墳墓裡的骸骨燒在壇上、污穢壇,如同從前神人所言(王下 23:15-16)。\

  (7) 守逾越節:約西亞王在作王第十八年時向耶和華守逾越節。他吩咐祭司和利

未人各盡其職、各按班次來守節。歷代志下 35:18 說,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以色

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事實上,約西亞的曾祖父希西

家也守過逾越節(歷代志下 30 章),為什麼這裡會這樣說呢?可能約西亞王所做的比

較特別,像他完全按律法書所說,在正月十四日宰逾越節的羊羔,希西家王則是在二

月才守。希西家作王那一次的守節,祭司不夠用,眾人的預備也不充份。\

  (8) 英年早逝:約西亞的復興與改革,給猶大帶來一線曙光。但是令人惋惜的是

他卻在米吉多的戰役中被埃及王法老尼哥殺死。這次戰役本來是埃及想要去支援亞述

(註 1),因為亞述遭遇巴比倫的威脅,約西亞卻出兵攔阻埃及。埃及王曾經勸他少

管閒事,他不聽,結果被法老王殺死。聖經說,約西亞「不聽從上帝藉尼哥之口所說

的話」(代下 35:22)。事實上,法老勸他時就曾說過,在這一件事上,上帝是與法老

王同在的,叫約西亞不要干預上帝的事,免得被毀滅。約西亞大概是不相信上帝會藉

外邦人的口向他說話吧,或者他不願意看到亞述的勢力再度復興,不希望埃及去幫助

亞述。無論如何,他陣亡了,眾人都為他悲哀,耶利米也為他寫哀歌(代下 35:25)。

猶大復興的希望也隨之而去。\

 3.聖經對約西亞王的評價\

  約西亞是相當難得的一個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大衛所行的,不

偏左右。列王紀下 23:25 說,在約西亞以前沒有一個王像他這樣盡心、盡性、盡力

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一個王像他。約西亞的改革,

最大的特色是惟獨敬拜耶和華,並且把敬拜的事集中在耶路撒冷,這是律法書中申命

記所規定的(申 12:1-14),卻沒有一個王真正這樣推行。或許他們不知道要這樣做。

前面很多王雖然也有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卻都有這樣一個評論:「百姓仍在邱壇

獻祭」。散在各處敬拜的缺點是容易走偏差而不自知。約西亞推行集中敬拜這個政策

,可以避免這樣的混亂。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根據律法書。像約西亞這樣自幼尋求上

帝,又盡心盡性盡力遵行上帝誡命的國王,實在不多見。\MB;你願意有像約西亞王這

樣的心志,尋求上帝並遵行祂的旨意嗎?如果你的父母尚未信主,而你能夠認識上帝

,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在你身上一定有祂的美意,你願意尋求來遵行嗎?\

 4.先知西番雅\

  西番雅是約西亞王在位時做先知的,在列王紀或歷代志都沒有記載他和約西亞王

有怎樣的交往、應對,只有在西番雅書裡提到他跟約西亞王有親戚關係,是希西家王

的玄孫,比約西亞王高出一輩(番 1:1)。西番雅的信息主要是針對猶大拜偶像來責備

他們。他提到一個降災的日子,百姓要被擄掠。但是他也預言歸回的喜樂。為什麼他

沒有稱讚約西亞王的改革呢?可能當他寫下這些信息時,約西亞還沒有開始改革,也

有可能約西亞的改革並未真正深入民心。約西亞作王三十一年所做的一切,仍然無法

挽回他父王所做的惡(王下 23:26-27)。\

 5.先知哈巴谷\

  先知哈巴谷可能是在約西亞王晚期時做先知,他眼見強暴的事,卻蒙上帝指示,

上帝要興起更強暴的迦勒底人來懲罰祂的百姓。哈巴谷向上帝提出許多疑問,最後終

於能唱出信心的凱歌:「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

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

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

 3:17-18)\MB;你見過不能理解的世事嗎?你遭遇過十分惡劣的環境嗎?在這樣的時

刻,你能否像哈巴谷一樣唱出信心的凱歌?\

\G2;

二、約雅敬王和先知耶利米\

\G0;

  猶大末後四個王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都和約西亞王有密切關係,除

了約雅斤是約西亞的孫子外,其他三個都是約西亞的兒子。可惜他們沒有一個行耶和

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約哈斯是承繼約西亞作王的,但是他作王才三個月,就被法老尼哥廢掉,尼哥把

他鎖禁在哈馬地的利比拉,立他的哥哥以利雅敬作猶大的王,又給以利雅敬改名叫約

雅敬。約哈斯最後死在埃及。\

  約雅敬王是埃及所立的。環顧外邦的情勢,這時亞述的勢力正在衰微,埃及的影

響力愈來愈大,而巴比倫也正在崛起中。南國猶大此時可以說是在列強的夾縫中求生

存。約雅敬作王的十一年間,首先討好埃及,把金銀都給法老王尼哥(王下 23:35),

後來又轉向巴比倫,向巴比倫求助。約雅敬先服事巴比倫三年,然後背叛他,結果招

來巴比倫的大軍。\

  約雅敬在位第四年,先知耶利米得到上帝的吩咐,寫下一切攻擊猶大、以色列與

各國的話。第五年,耶利米的秘書巴錄在耶和華的殿裡讀這些話,聽見的人都害怕,

報告給約雅敬王。但是王不但沒有自卑、悔改,竟差人去把耶利米口述、巴錄所寫的

書卷取來,用火燒了。約雅敬王不尊重先知、不敬畏上帝的態度於此可見。他的結局

就是滅亡。聖經並未清楚記載他是怎樣死的,只說尼布甲尼撒王用銅鍊鎖住他,要把

他帶到巴比倫去(代下 36:6)。這時可能有一些人被擄到巴比倫去,按照但以理書 1:1-7

記載,但以理就在這時被擄。這是猶大第一次被擄,耶和華殿中的器皿也被帶到巴比

倫的神廟裡。但以理在外邦中有極好的見證,官拜總理、總長,並且歷經許多國君,

直到波斯王古列年間。\

  列王紀下 24:6 說,約雅敬與他列祖同睡,他的兒子約雅斤接續他作王。相傳約

雅敬王是在混亂中被暗殺而死。\

\G2;

三、約雅斤王和先知以西結\

\G0;

  約雅斤是約雅敬的兒子,他在巴比倫大軍圍城時登基,作王只三個多月就率領眾

臣僕出城投降巴比倫王,他們全被帶到巴比倫去。尼布甲尼撒再一次地把耶和華殿裡

和王宮裡的寶物都取走。這一回耶路撒冷被擄的人很多,有王家、大官、首領、勇士

、木匠、鐵匠等,只留下一些極貧窮人(王下 24:14-16)。巴比倫王在把約雅斤王擄

到巴比倫以後,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代替他作王,並且給瑪探雅改名叫西底家。\

  這是猶大第二次被擄,祭司以西結也在被擄的人當中。以西結見到許多異象,也

得到許多上帝的話語。他在被擄的人中傳講上帝的信息,他說耶路撒冷會被攻陷,這

不是當時的人愛聽的話。那些被擄去巴比倫的猶大人,他們多麼盼望猶大強盛、盼望

有一天他們能夠回到耶路撒冷!以西結責備他們拜偶像必遭毀滅,耶路撒冷必被攻陷

,這樣的信息他們不能接受。於是以西結不再說話,而用許多象徵性的動作來表達他

的信息,百姓就來問他,你這樣做是什麼意思,他才告訴他們上帝審判的話語(結 12:8-16)。

等到耶路撒冷真的陷落了,如以西結所預言的,他才開口,不再緘默(結 33:21-22)。

身為祭司的以西結,在異象中看到末後的復興、聖殿的重建,他的信息已經是超越時

代了。\

  約雅斤十八歲作王那一年就被擄,他在被擄後的三十七年,得到巴比倫王以未米

羅達的厚待,得以出監,甚至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這是難得的好結局。可能是因為

他願意聽先知的話,投降巴比倫的緣故吧,其他的王可就沒有這麼好的結果。\

\G2;

四、西底家王和先知耶利米\

\G0;

  西底家是約西亞的兒子,由巴比倫王所立。他作王的十一年間,先前的王約雅斤

雖然被擄,卻仍被猶大的百姓尊為正統。考古學出土的有印記水瓶把手顯示,即使在

西底家統治期間,百姓各項產物所有權狀仍然用約雅斤的年號;而巴比倫的文件也承

認約雅斤是猶大王(註 2)。\

  西底家王原先臣服於巴比倫,他曾指著上帝起誓要效忠巴比倫 (代下 36:13),

但是後來背叛。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尼布甲尼撒王率領大軍進攻耶路撒冷,到第十一

年,城被攻破,聖殿、王宮、民房都被火焚燒。西底家被帶到利比拉巴比倫王那裡,

巴比倫王在他眼前殺了他的眾子,又把他的眼睛剜出來,並且用銅鍊把他鎖著,帶他

到巴比倫。耶路撒冷的百姓也都被擄到巴比倫(王下 25:11-12)。這是猶大第三次被

擄,南國猶大自此滅亡。\

  西底家其實不必到這種悽慘的地步。他有先知耶利米在旁邊指引他、勸戒他。耶

利米書曾經記載他和西底家王有多次的接觸:\

 (1) 耶利米勸西底家服事巴比倫王:西底家一登基,耶利米就傳達耶和華的信息,

要猶大和列邦都臣服於巴比倫王(耶   27:1-15)。\

 (2) 西底家王二度派人去見耶利米:有一次,王差猶甲和西番雅去見耶利米,請耶

利米為他們禱告上帝。當時巴比倫王已經圍攻耶路撒冷,但巴比倫王一聽到埃及出兵

,就拔營離開耶路撒冷。耶利米對王所差來的人說,埃及會收兵回國,巴比倫的大軍

還會再來(耶 37:1-10)。另有一次,王差巴施戶珥和西番雅去見耶利米,一樣是為了

巴比倫來攻的事求問耶和華。耶利米說,巴比倫王必勝,投降的人才能存活(耶 21:1-14)。

\

 (3) 耶利米主動告知西底家,巴比倫王會攻陷耶路撒冷;他同時責備西底家,他們

雖然立約要讓希伯來的僕人、婢女自由,卻又後悔而未遵行(耶 34:1-22)。\

 (4) 西底家從牢房中提出耶利米:耶利米勸王和百姓,要投降巴比倫才得存活,令

很多人不悅。他們把他關在文士約拿單的牢房裡。西底家王把他從牢房中提出來,要

問有沒有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有!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耶 37:16-17)王

答應耶利米所求,沒有送他回約拿單那裡,把他留在護衛兵的院裡。事實上,耶利米

所說的話,王也不喜悅(耶32:1-3)。\

 (5) 西底家從阱中提出耶利米:有人把耶利米關在護衛兵院中最糟糕的地方,那裡

沒有水,只有淤泥。太監以伯米勒看不過去,報告西底家王。西底家把耶利米提出來

,又一次問他,耶利米還是照先前的話回答王(耶 38:1-28)。\

  西底家王和先知耶利米有這麼多次的接觸,卻都沒有聽從。西底家和整個猶大,

終於走上滅亡之路。\

  先知耶利米,從約西亞王第十三年開始作先知,歷經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

西底家等王,一直到耶路撒冷陷落,他被猶大人帶到埃及,死在那裡為止。這麼長的

一段時間,耶利米的信息非常清楚,猶大離棄上帝,必遭審判。他勸君王和百姓悔改

,又為他們認罪代求 (耶 14:7-22)。 可惜沒有人聽從。在巴比倫大軍壓境時,他勸

猶大人投降,他們也不聽。在這樣的時代,傳講沒有人要聽的信息,又多次被下在監

牢裡,耶利米一定非常難過。但是上帝托住他,使他能夠一夫當關,在一個黑暗的時

代,讓上帝的話語傳遍猶大全地,而且傳到後代。耶利米預言七十年後,百姓要從被

擄之地歸回,這是他們在絕望中的安慰。後來在波斯王古列元年,這件事果然實現。

\

  為什麼上帝要藉先知耶利米勸祂的百姓投降巴比倫呢?這對耶利米而言,是一項

相當艱鉅的任務,會被人誤解為叛國賊,因為忠貞愛國、至死不渝才是一般人能夠接

受的常理。可是上帝卻要他們投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上帝要藉外邦人的手刑罰

祂的百姓。百姓卻不肯接受這樣的刑罰;他們至死不肯悔改。另外一個原因是上帝要

他們有殘留的人。那些投降的人得到巴比倫王不錯的待遇,像約雅斤王;而那些不肯

投降的人,都招致滅亡。\

\G2;

五、南北國總結\

\G0;

  以色列的王國時代,從掃羅、大衛、所羅門,到羅波安時,國家分裂為二。北國

在耶羅波安的領導下,脫離猶大,從公元前 931 到 722 年何細亞王被亞述王所滅,

一共傳了兩百零九年;總共歷經九個王朝,十九個君王。南國從羅波安開始到西底家

被巴比倫所滅為止,從公元前 931 到 586 年,一共傳了三百四十五年;總共歷經二

十個君王,只有一個王朝,就是大衛家。南國一亡,以色列的君王時代就結束了。\

  歷代志作者分析南國滅亡的原因說,他們犯罪,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穢

耶和華的殿。雖然如此,上帝還是愛惜他們,不斷地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但是他們

卻嬉笑上帝的使者、藐視他的言語、譏誚他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他的百姓發

作,無法可救 (代下 36:14-16),最後終於滅亡。為什麼上帝要以色列人投降敵人呢

?是要給他們存留餘種。以色列人亡國以後,百姓散佈在世界各國,一直到公元 1947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復國。\

  我們可以用一個表來給南北國諸王作個總結(註 3):\

\G9;

┌───────────────┬────────────┐\

│    南 國 猶 大    │  北 國 以 色 列  │\

├─────┬───┬──┬──┼──────┬──┬──┤\

│ 王的名字 │登基時│作王│聖經│ 王的名字 │作王│聖經│\

│     │ 年歲 │幾年│評語│      │幾年│評語│\

├─────┼───┼──┼──┼──────┼──┼──┤\

│羅 波 安 │ 41 │ 17 │ 惡 │ 耶羅波安 │ 22 │ 惡 │\

│亞比央(雅)│   │ 3 │ 惡 │ 拿  答 │ 2 │ 惡 │\

│亞  撒 │   │ 41 │ 正 │ 巴  沙 │ 24 │ 惡 │\

│     │   │  │  │ 以  拉 │ 2 │ 惡 │\

│     │   │  │  │ 心  利 │一週│ 惡 │\

│     │   │  │  │ 暗  利 │ 12 │ 惡 │\

│約 沙 法 │ 35 │ 25 │ 正 │ 亞  哈 │ 22 │ 惡 │\

│     │   │  │  │ 亞 哈 謝 │ 2 │ 惡 │\

│     │   │  │  │ 約  蘭 │ 12 │ 惡 │\

│約  蘭 │ 32 │ 8 │ 惡 │ 耶  戶 │ 28 │ 惡 │\

│亞 哈 謝 │ 22 │ 1 │ 惡 │      │  │  │\

└─────┴───┴──┴──┴──────┴──┴──┘\

                         (續下頁)\

┌───────────────┬────────────┐\

│    南 國 猶 大    │  北 國 以 色 列  │\

├─────┬───┬──┬──┼──────┬──┬──┤\

│ 王的名字 │登基時│作王│聖經│ 王的名字 │作王│聖經│\

│     │ 年歲 │幾年│評語│      │幾年│評語│\

├─────┼───┼──┼──┼──────┼──┼──┤\

│亞他利雅 │   │ 6 │ 惡 │      │  │  │\

│約 阿 施 │  7 │ 40 │ 正 │ 約 哈 斯 │ 17 │ 惡 │\

│亞 瑪 謝 │ 25 │ 29 │ 正 │ 約 阿 斯 │ 16 │ 惡 │\

│烏 西 雅 │ 16 │ 52 │ 正 │耶羅波安第二│ 41 │ 惡 │\

(亞撒利雅)│   │  │  │ 撒迦利雅 │半年│ 惡 │\

│     │   │  │  │ 沙  龍 │一月│ 惡 │\

│     │   │  │  │ 米 拿 現 │ 10 │ 惡 │\

│     │   │  │  │ 比 加 轄 │ 2 │ 惡 │\

│約  坦 │ 25 │ 16 │ 正 │ 比  加 │ 20 │ 惡 │\

│亞 哈 斯 │ 20 │ 16 │ 惡 │ 何 細 亞 │ 9 │ 惡 │\

│     │   │  │  │      │  │  │\

│希 西 家 │ 25 │ 29 │ 正 │      │  │  │\

│瑪 拿 西 │ 12 │ 55 │ 惡 │      │  │  │\

│亞  們 │ 22 │ 2 │ 惡 │      │  │  │\

│約 西 亞 │  8 │ 31 │ 正 │      │  │  │\

│約 哈 斯*1│ 23 │三月│ 惡 │      │  │  │\

│約 雅 敬*2│ 25 │ 11 │ 惡 │      │  │  │\

│約 雅 斤*3│ 18 │三月│ 惡 │      │  │  │\

│西 底 家*4│ 21 │ 11 │ 惡 │      │  │  │\

└─────┴───┴──┴──┴──────┴──┴──┘\

 *1.又名沙龍(耶 22:11)\

 *2.原名以利雅敬(王下 23:34、代下 36:4)\

 *3.又名哥尼雅、耶哥尼雅(耶 22:24)\

 *4.原名瑪探雅(王下 24:17)\

\G2;

附錄:巴比倫諸王\

\G0;

  巴比倫在亞述帝國統治之下,原為一省,但其領導者一直企求獨立,到拿布波拉

撒時終於成功。\

 1.拿布波拉撒(626-605 B.C.)\

\G6;

  拿布波拉撒領導巴比倫和亞述對抗,於公元前 626 年登上巴比倫王的寶座。612

年他聯合瑪代,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605 年,他又派遣王儲尼布甲尼撒進軍埃及的

勢力範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南國猶大約雅敬王原先受法老尼哥所保護,現在不得不

臣服於巴比倫。\

\G0;

 2.尼布甲尼撒(605-562 B.C.)\

\G6;

  尼布甲尼撒於公元前 605 年父王突然駕崩時急忙回宮登基。之後他又數度西征

,滅南國猶大。巴比倫在他的領導之下,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G0;

 3.亞維馬爾杜克(562-560 B.C.)\

\G6;

  他只統治兩年,曾善待猶大王約雅斤。\

\G0;

 4.尼力里沙(560-556 B.C.)\

\G6;

  尼力里沙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弒亞維馬爾杜克,纂奪王位,他只作王四年就駕

崩,其幼子作王才幾個月就被殺。\

\G0;

 5.拿波尼度(556-539 B.C.)\

\G6;

  拿波尼度奪得王位之後,由於未支持巴比倫瑪爾杜克神之宗教慶典及其他種種原

因,被迫於公元前 548 年把巴比倫城的統治權讓給伯沙撒,自己退居亞拉伯,但他

仍保有帝國。伯沙撒和拿波尼度可說是共同攝政。但公元前 539 年巴比倫被波斯王

古代所征服。\

\G0;

\MB;▲附註:\

\G6;

 1.中文和合本在列王紀下 23:29 翻譯成「攻擊」,其實埃及王是去要去「幫忙」

亞述,這點現代中文譯本翻譯得比較清楚。\

 2.舒茲(S.J.Schultz), <<舊約新語>>, 賴建國、陳興蘭合譯(台北:華神出版社,

1993), p.258.\

 3.參看 巴斯德(J.S.Baxter), <<聖經研究 I>>, 楊牧谷譯 (香港:種籽出版社, 1992),

p.406.\

\G0;

\MB;▲背金句:\RF;耶利米書 29:11\

\MB;▲作業:\RF;1.請閱讀歷代志下 1-9 章、歷代志上 24-29 章。\

    2.請預習第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