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書信與啟示錄

課程簡介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是新約課程的第三本,也是新舊約課程的最後一本。新約聖經中的書信,除了保羅書信之外,都屬於這個範圍,從希伯來書開始,一直到啟示錄,共有九卷。本季課程,按照這九卷在聖經中出現的順序,逐卷加以介紹;它們多為耶穌的門徒或兄弟所執筆,所以通稱為「門徒書信」。由於各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本季課程所展現的內容就相當多元與豐富,足供現今多元化社會之參考。

  參加「門徒書信與啟示錄」課程的學員必須按進度讀聖經,並且參與課堂上的討論。從希伯來書到啟示錄總共有 56 章,平均每週要讀 5 章聖經。

 

 

陳序

 

 

  認識望惠姐妹的時候是她陪著夫婿在美國留學,從他們教會牧師的口中,聽到他們夫婦都有愛主的心志,一直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們學成回台灣以前,也從談話中知道他們對台灣和台灣的教會有相當深的負擔,心中對他們免不了有一份的敬佩,也期望在主的恩典下他們可以為這地土上的百姓和教會帶來祝福。

  雖然我們認識的時日不長,與他們分手後也沒有經常通信聯絡,在過去一些日子中卻還是從不同的管道知道他們夫婦在社會和教會中所做的事,特別高興他們在長老教會中有不少的參與,望惠姐妹甚至也在台灣神學院兼過課。這次回中華福音神學院事奉,竟發現她「轉行」了!從社會工作轉到聖經研究,特別高興的是知道她的興趣不僅是聖經學術研究,也是注意到教會信徒的需要,正在編寫一套新舊約聖經課程,

做為教會成人主日學的教材,能夠為她這套書最後的一本寫序,也是筆者的榮幸。

  望惠姐妹這套書的特點是運用成人教育自習課本的原則,它不是僅靠老師的講授,而是由學員在家中先做作業,上課時也是有實際生活上的應用,將客觀的真理與現實生活的情況結合起來,加上有了講義,一般教會即使有成人主日學師資短缺的現象,還是可以由信主年日較長的信徒自己帶領。

  華人教會目前一個頗嚴重的問題是一般信徒對神在聖經中顯示的心意認識不足,以致在信仰和生活上都出現不協調的現象,也因而使信徒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不能發揮光與鹽的作用,未能讓世人看出信耶穌的好處,將榮耀歸給獨一的創造真主,相信望惠姐妹這一套課程能幫助信徒在神的真道上進一步扎根。

 

 

陳濟民  

中華福音神學院

1999 年 2 月 

 

 

自序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是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的最後一本,它不像「耶穌生平」,以耶穌在世上的言行紀錄做貫穿,也不像「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以使徒保羅的宣教旅程和他所寫的書信為中心。它是由耶穌許多的門徒,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來表達不同的信息,因此,各卷書的主題不同,體裁也不一樣。為此,1997 年當我在曼谷恩友堂開始教成人主日學並撰寫「門徒書信與啟示錄」這部份的教材時,特別感到惶恐,引用的參考資料就比其他本課程來得多。正因為「門徒書信與啟示錄」具備這種「多樣性」,我們更加需要瞭解各卷書作者的寫作背景,才能知道當時基督徒所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從而認識各卷書的主要信息。

  舉例來說,希伯來書是寫給原先信奉猶太教、後來信主的人,他們面臨信仰與傳統的衝擊,需要知道耶穌基督與他們傳統以來所著重的摩西律法以及祭司所施行的各種禮儀有何關聯,也需要知道從祖先們所傳承下來的信心是什麼。再以雅各書為例,它注重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的倫理實踐,直指猶太人遵守律法的核心。彼得前書寫給受苦中的基督徒,鼓勵他們在主裡有盼望;約翰壹書則強調生命之道、上帝是愛,也提醒要辨別諸靈。這些內容都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經驗有關,更是與收信者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世界各地都已逐漸走向民主政治及多元性文化的今日,讀這些書信讓我們思考,不同背景文化的人領受福音之後強調重點可能不同;我們也會比較明白,原本各種不同之文化,接觸到耶穌基督的福音時,將激盪出不同形式的火花。如何學習彼此瞭解與欣賞所領受重點之歧異,是基督徒需要學習的功課。不過,雖然我們需要尊重信仰重點的歧異,彼得後書、約翰貳書、參書及猶大書,對於異端與假先知仍有分辨與警告,值得我們警惕。在上成人主日學課程時,老師務必要讓學員對這些事有充分的討論,將上帝的話與實際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如此方能真正地落實信仰於生活當中。

 

  「門徒書信」實為一般通用的「普通書信」或「一般書信」。我特別選用「門徒書信」,最主要是要與上一季的「保羅書信」作個對照,根據寫信者來取名,而非根據收信者來取名。這些書信不像保羅書信,由一人來執筆,而是由許多門徒分別來寫,所以通稱「門徒書信」。

  能夠完成這本書,首先,要感謝上帝的恩典。記得,在寫每一課時,只要能夠健康的活一天來工作,都值得歡欣感謝。其次,要謝謝中華福音神學院的陳濟民院長在百忙之中為本書寫序。還有,外子王榮德經常的鼓勵;他樂於做我的第一個讀者,又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林信俐牧師所領導的後港主恩教會,他們的弟兄姊妹採用本書的初稿輪流來教,又為我校對;還有,和平長老教會新約概論班全體學員的討論與參

與,讓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還有,梁重光牧師協助台語白話字的金句列印,在此一併致謝。

 

  願本書像五餅二魚一樣,在主的手中成為教會的祝福。

 

 

台灣•台北

梁望惠

1999. 5. 3